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

Information Structure and Academic User(12/22)

這週從美國來的李鶴立教授與我們談到關於資訊組織以及中國目錄的問題。李教授起頭雖非圖資背景出身,但她在後來學術發展的路上,卻因緣際會的成了在圖資領域有關資訊組織的專家。

我對其在資訊組織上所提出的見解感到印象深刻,李教授提到在圖書資訊近年來的發展,因著科技進步所帶來的巨大光芒,讓大家的焦點都朝向資訊科技的面向,甚少有人願意在資訊組織的學問上多做鑽研。但在圖書資訊的歷史上,圖資的出現,其實卻和目錄的研究很有關係,而目錄,正是資訊組織所探究的焦點。資訊組織在應用上,今日已經不僅是侷限在書本目錄的範疇裡,肇因於各種資訊傳播媒體種類的增加,以及儲存裝置及容量的增大,資訊組織今天的功能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各種紀錄的資訊的載體上面。不過,李教授卻提到,在當下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裡,卻甚少有適切應用資訊組織精神、特長者,換句話說,我們可能沒有辦法很明顯的感受到圖書館在其服務中因運用資訊組織所帶來的改變、方便;甚至反過來講,資訊組織如果沒有經過妥當的設計,在一般使用者的眼中,反而可能成為他們沒有辦法便利運用資源的一種專業門檻。李教授的話的確很值得思考:作為幫助使用者更快找到資訊而產生的資訊組織,要如何做才不會成為使用者利用資訊的障礙。

李教授說,早在漢朝,中國便已有了歷史上的第一本目錄─七略,雖然當初設計時所針對的使用者,是擁有有政權的統治者等極少數上位者,但因中國文字及文化所具有的特性,讓七略早在約兩千年前便已出現今日最新分類方式之一FRBR的摘要功能。我想,李教授之所以大聲疾呼,呼籲華人圖資領域起來研究中國自身在資訊組織上的種種,確實是有其看見。

在起頭時李教授說到,因為傳統的資訊組織方式在她圖資學術生涯的發展中,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因此也使其在往後資訊組織的發展上,能有不同於傳統的思維方式。我想,傳統固然帶有歷經時間焠鍊而去蕪存菁的種種優點,但時代的變遷卻時常帶著各種不同變化的因素,或許保持對各整事物存著懷疑的精神,才是讓一門學科不斷進步的方法。

2008年12月21日 星期日

圖資論文研討會(12/5)

以往參加研討會的經驗很少,更不用說由學生發表的論文構成的獎助研討會了,此次參加這樣主題的研討會,我覺得很有收穫。一方面是看學長姐在論文撰寫上的學思歷程,同時也看台下的老師、同學、來賓們和發表文章的學長姐進行問題的答辯。雖然碩一的我們還沒開始寫論文,但藉由這個機會,還是多少激發一些對研究問題發想的靈感,而場面上的互動及答辯,也對更深入的了解一個問題的解決很有幫助。

由於期末作業的關係,雖然論文的撰寫還沒到來,但我們仍需發想我們的研究題目、問題,藉著這個研討會的機會,我也才發現,研究題目、問題的訂定並沒有想像中的簡單,範疇、領域、研究場域、社會環境、經費...等等,在在都限制住題目、問題的制定。我想,做研究、探索問題、追尋真相,需要我們的努力,但也需要如點點星火般偶然併發的靈感吧!

雖然不知道每位研究者在研究過程背後的心路歷程,是舉步維艱?峰迴路轉?還是...,無論如何,自然希望在探索問題的時候,能做個真正的研究,學到研究的精神、方法,而非僅僅是得到一張證書而已。

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論文寫作(12/17)

認知

關於同學分享論文寫作的心得,在知識的獲得上,我覺得主要有兩點,第一是柏堯提到,寫論文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字圓其說的過程。老實說,在聽到的當下,其實不是很有感覺,但在最近開始進行文縣探討及研究方法的撰寫後,開始逐漸體會到這句話的真諦。另一點便是,關於研究過程中題目的擬訂。一個研究題目或研究問題可以決定整個研究的走向;不過研究結果或研究過程的變化,同樣也可以改變原初所訂定的研究題目。

行動

我想我們要做的,便是趕快開始行動,進行我們的期末報告。對於大部分都沒有研究寫作經驗的我們,研究問題的訂定,是寬是窄,可行不可行、研究文獻的查閱,是否命中我們所需、研究架構的設計,是否可以保持信效度的良好...等等,有很多因素是現階段的我們從未想過也不了解的。或許訂定的題目,還需要再經過多次的修正;也可能一定永定、文獻探討、研究架構,都有可能一修再修甚而翻掉重寫,我想,在論文寫作的過程上真的就如同學所說吧,這需要我們努力,但也需要一點湊巧!

感受

由於學期末了已近,期末報告的壓力自然讓人越來越慌張,不論是剛開始起頭的,還是已經在過程之中的,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撰寫這樣的作業。這次同學的分享,雖然沒有讓題目還沒想到的我突然把題目想出來了,但至少了解到,原來做個研究也不是這麼遙不可及的事。同時,要再提一次,寫作真的是一個自圓其說的過程,先說服你自己,然後也說服他人。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語意網路與知識本體(12/8)

語意網路,是個聽過多次但卻不怎麼熟悉的名詞。聽完柯老師的演講,我想,語意網路可以說是一種提供網路上各個物件之聯繫關係的方式,這個關係是建基於人類的自身知識,所發展出的物間關係,在這其中,同時包含了用來描述關係的各種詞彙,以及建立語言架構的語法。各種詞彙的定義則要根據所事先訂定的namespace,以避字詞意義的混淆。

我很感興趣的是語意網路在功能上能夠做到各種物間的連結,是基於人類的知識及文化脈絡,並且據此而提供的各種服務便可以以人的心智認知而進行。在各種系統的實作上,我想這是一種很特別的資料描述方式。不過,建立這一一個語意網路需要先有人類自身知識為基礎的知識本體,根據老師所說,知識本體就像是資料庫中的實體關係模型一樣,需要對各種知識名詞作自身的定義,上下階層的定義,關聯性的定義,是一件不是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在公司企業裡,因為知識的量較少,要花的時間、人物力較小,因此願意建立這種植基於物件關係的資料庫,但如果要把網路中龐大人的人類知識體系以語意網路的方式儲存起來,那真的是很困難的事,尤其人類的知識是不斷變動的,對於知識本體的維護也就更加艱難。

或許是因為我們還沒迫切到一定需要語意網路提供的服務,大部分的人對於目前的資料搜尋機制尚稱滿意,所以不論是語意網路、都柏林核心集、甚或是最新的FRBR,都尚未被廣泛的建立起來。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與大陸四所大學的圖資系主任座談(12/15)

這次與對岸四所大學圖資系主任的座談,我想對我們學生而言真的是十分難得,而且相較於其他來訪的海外學者,也非常特別,不但是因對岸在政治環境、學術發展上迴異於台灣,更在於他們與我們說的是同樣的語言,同樣是華人。

四所系主任的簡報,老實說在當下並不是很容易進入簡報的內容(雖然他們也說中文,我想可能是口音和詞彙不同的關係吧),不過因為事先有看過投影片的內容了,所以還是有聽懂些許。最有印象的便是,有關於大陸在圖書資訊教育的創新,為了要能更符合當下環境、市場上對人才的需求,而在課程設計、教學內容上要求要走創新的路。創新自然是為了滿足市場上對圖資人才的需求,反過來說,圖資人才在市場上的需求,尤其是在企業這塊就業市場上,相較於台灣圖資領域人才多數仍留在圖書館的情況,的確是滿不一樣的。

忘記是哪位系主任提到「圍城」,說到外面的人想進來我們這個圈子,反而我們在裡面的人卻想出去,我想,因為圖資是一個跟著時代需求變化的學科,如果我們不隨著環境的改變而調整,那裏面的人就真的會想出去了,反過來說則否。小蝶老師最後對師大圖資所的介紹,說明了我們是有跟著時代在改變的,同時也感到很高興,所上在學習環境、學習內容的提供上,真的是不遺餘力。

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和Dr.Kulthal座談(12/10)

在等待的期間,大家都十分期待,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可以和國際大師座談。在Dr.Kulthal來到後,原本以為他是位中年男性,沒想到不但是女的,而且還帶了孫女一同前來,著實讓人訝異了一會。

在Dr.Kulthal的演講中,最有印象的便是她對於ISP model進一步的解釋,雖然這個model已被提出許多年了,不過她仍然在做更詳細的修改,主要是針對model的應用面向所做的調查。她說到,在不同的環境、領域、群體之中,同樣的model或許會產生不同的變化,在不同特質的人身上,資訊尋求的過程及尋求中所產生的情緒變化,都可以再做更深的探究。另外後來在發問時,有同學問到ISP model與其他資訊尋求model的不同之處,她提到,ISP model是一個任務導向的model,而非一個特別著重在描述尋求過程中某一步驟細微過程的model。Dr.kulthal有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她說,沒有一個model能夠解釋所有的現象,因為所有的model都是從某些已經被限定的環境、群體中所得出的共同結果,雖然在解釋類似的群體或環境上能保有較為精準的效度,但卻不是全球通用的標準。我想,如果以實證理論來說的話,如果有一套獨一的準則,則每個研究者所做的研究,或多或少都是在補滿大家所看到的那一部分,就猶如瞎子摸象一般,雖然這句話主要是在做負面的形容,不過卻也跟研究者對真相的探究頗有雷同之處。

最後,雖然在聽演講前,便有先接觸過他的大作:ISP model,不過礙於那讓人想到就汗顏的語言障礙,實在讓我沒有聽懂多少她那難得的演講,我想,圖資所難得在這年邀了這麼多海外學人學者,若不趕快把語言的障礙清除,那就真是虧大了!

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非反應式研究(12/3)

認知

非反應式研究,是一種不影響被研究者的一種研究方式,一方面研究者研究被研究者,但另一面被研究者自身的生活、互動等等卻沒有研究者介入、干擾的影響。非反應式研究最主要的,就是內容分析法。內容分析法是一種經由觀察、分析客觀物件本身所蘊含之內容、意義而求得答案的一種方法,而在今時,內容分析法最主要的觀察、分析對象主要還是指著以文字描述做為語義、內容本體之承載載體的文本內容而言。為了要能對文獻作觀察和分析,因此內容分析法便關係到幾個重要的過程、概念,像是:編碼、信度、效度等等


行動

雖然從小到大,我們所謂的作業、功課、甚或是研究,絕大多數都是像非反應式研究的特色一樣:不影響被研究者。但不敢說我們在內容分析這非反應式研究中最主要的方法之理解和經驗上比其他所學過的研究方式熟悉多少。我想這學期末,為了產生各自的研究構想書,內容分析法中的一些技能,勢必成為被重點應用的一種方式。


感受

內容分析法作為非反應式研究的一種,相較於同樣不干擾被研究者的歷史研究法,在被研究對象的介入程度上雖然沒有不同,但在探討的主體結果呈現上,卻是不太一樣的,內容分析重在主題上的比較,而歷史研究法則強調連貫時間軸所產生出的脈絡。我想,答案沒有絕對,以不同的角度觀看自然有不同的觀察結果,但被各種不同的答案無非是在加強被研究問題之真相的完整性。

2008年11月20日 星期四

調查研究(11/19)

認知

調查研究是社會科學研究中最為普遍使用的量化資料蒐集技術,主要藉由問卷和訪談來作為資料蒐集的工具,並以各種統計方法來分析所得的資料。我想,在調查研究中,就如老師所說,最重要的部分是關於變項的設計。變項提供了研究者所欲獲取之研究對象的資訊,因此變項的設計關係到所獲取之資訊的深度、廣度、準確度等等,可以說變項就是調查研究的核心。變項設計的完成度,直接關係到一份問卷或訪談大綱的完成度。而問卷的完成度,則影響到研究完成的進度。引述老師的話,當問卷設計出來時,研究大概就完成70%了。


行動

在調查研究中,我想理論及觀念上的了解是重要的,因為這是進行調查研究前的重要基礎;但實際在課堂上進行問卷或訪談大綱的設計,卻也能讓我們更為領會在變項設計上所需要處理、面對的各種問題及產生相關的思考。在課堂中,藉由當場進行一項問卷修改的活動,並觀摩、討論各組所提出的修正設計,便是幫助大家實際領略調查研究中相關問題的好方法。


感受

可能因為台灣比較小,而做研究的人又很多的關係,從小大家就不缺乏填寫各式各樣調查問卷的經驗。老實說,課中所說關於調查研究在設計變項時會碰到的問題,(像是題意不清、前後問題彼此造成影響、或是我們在填答時因為不耐煩所以亂填等等),在以前幫忙別人填寫問卷時,也多多少少發生過,因此當讀到調查研究這方面所遇到的問題時,心裡多少對調查研究在資料蒐集準確性方面有些負面評價;不過,一種方法本來就不是十全十美,調查研究雖有些難以控制的部分,但其對於蒐集龐大資料之研究仍是十分有影響力的。不僅如此,調查研究因其在在資料蒐集和分析上的速度較快,相對於質化資料蒐集及分析的困難度,這也是一種比較容易進行的研究。

2008年11月17日 星期一

資訊組織與知識組織(11/17)

資訊組織和知識組織,在大學時都有修過相關的課程,像是資訊組織、主題分析、和知識管理等等,然而,阮明淑老師的演講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點便是,關於資訊組織和知識組織之間的不同之處。

阮老師提到,資訊組織和知識組織其最大的不同是在於兩者所處理、組織的內容是不一樣的,資訊組織所處理、連結的對象為資訊載體的描述(如:書名、作者、出版社)、用來描述或分類資訊本身的後設資料(如:欄位)等等;而知識組織所關注的則為資訊物件本身所欲真正傳達之內容間的關聯、關係(如:書的內容之間的連結、一份文件的內容、語意上的關係)。

在資訊量早已超過人所能掌控的今日,人的資訊需求問題已經不是因為資訊太少而找不到資訊,反而是因為資訊爆炸而迷失於資訊的海洋中。資訊組織作為各個文件、資訊物件、多媒體物間之間建立關係的方式,我想,光是找到有同樣的標題、關鍵字的資訊物件的作法,可能已經沒有辦法滿足處身於充斥海量資訊而又必須快速尋得答案之現代人的需求;或許,以建立相關資訊物件內容之間直接聯繫之方式的知識組織,是解決現代人在有限時間內處理龐大資訊量的一種有效方式。

最後,阮老師跟我們額外聊到她的研究態度、做事方法以及一些工作經驗的分享。我覺得不論是她的演講或是經驗的分享,都讓人覺得獲益良多,

實驗研究(11/12)

認知

今天的課程中,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關於實驗架構的設計及探討。實驗研究的所包含的元素,不外乎自變項、依變項、實驗組、控制組、隨機分派、預試、及後測這七個項目。由這七個項目所構成的實驗設計便被稱為古典實驗設計;如果一項實驗設計在其設計架構中,對這七項元素做了不同於古典實驗設計的任何修改,便會被分類為實驗前設計、準實驗設計、或是特別設計。


行動

關於在開始上課前所做對於三篇文章內容中懂及不懂的小活動,我仍然覺得對課堂上的學習很有幫助,因為藉由帶著問題在課堂中尋找答案,加強了對課程內容的專注及吸收。另外,在下課前所做的實驗架構設計的課堂練習,對於思考整個實驗研究的各個元素間之關係及實驗架構的建立能加強對上課所學的印象


感受

在讀完實驗研究並上完這堂課後,倒是發現,其實在從小的生活中,為了求得所欲之事物的真相、答案,雖然那時並沒有讀過研究方法的書,但其實多多少少都已自己發展、或開始運用實驗研究設計的元素及方法,像是對於所欲觀察之事物的變化上,便會考慮到處與的設計可能會因替代性解釋的發生而讓我們盡力避免、或是會想到一項事物之變化結果的解釋可能會因沒有事先對其作觀測而造成解釋上的困難─也就是需要做前測。現在學到相關的概念及方法時,還真是有股似曾相識的感覺。

2008年11月15日 星期六

RFID與穩私權(11/10)

RFID技術作為資料傳載的工具早已不是新鮮事,但關於其應用的探討卻是與日俱增,不過目前在圖書館對於RFID的應用上,卻一直侷限於館藏的借還功能,而沒有辦法再作為進一步的分析工具,主因就是在於資訊隱私及倫理上的問題。

蘇小鳳老師這次的演講就是在探討這個部分,就如她所提及的一個例子:高速公路警察可不可以藉由資訊科技的輔助,得知一輛車通過兩收費站時個別的時間,藉以推出其行駛時間,進而估算出其時速並做為是否超速開罰的依據。其實像RFID這樣的資料傳輸工具,雖然能提供我們在給予別人個人資訊上僅需花費短暫時間的方便,但相對的,以短暫時間來傳輸大量的資訊,便要接受我們花在檢察資料是否同意給出之時間的縮短、甚至消失的代價。我想,以目前資訊倫理及隱私尚待解決的狀況,RFID在圖書館中牽涉到讀者資訊應用之部分應該是還不會有太長足的進步,故而,資訊倫理及隱私問題的解決,我認為將會是圖書館在應用RFID於讀者服務上是否往前的關鍵。若是科技或制度上能夠出現有效保護資訊倫理及隱私的機制,或許屆時RFID在圖書館牽涉到讀者相關資訊的任何服務,都將會對傳統許多圖書館服務的運作過程及結果產生極大的變化。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關於數位典藏支援數位學習(11/5)

這次陳志銘老師的演講,提及傳統教學和數位學習的比較,進而提出數位學習的好處,並論及數位典藏對數位學習的幫助。老師講的很詳細,不過,我很有興趣也很想問的是,數位典藏除了提供了數位學習一個良好、大量學習素材的來源外,到底在數位典藏的特性上而非所完成的工作上,有什麼部分是對數位學習很有幫助的?我想,其實這個問題也可以改成:究竟自認與數位典藏具有莫大關係之圖資背景的人,在數位學習這塊領域上,有什麼優勢是別人所沒有的?這個問題,是我很想知道答案的一個。另外,我印象最深刻的另一件事便是,數位學習在教學內容上,以能夠學得好的角度來說,主要仍與傳統內容無異,不過,它能夠做到傳統學習所無法提供的情境式學習,也許,將來有一天,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數位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藉由親身置身於虛擬情境中,讓情境成為幫助我們提升學習品質與成效的利器。最後,數位學習雖然有很大的發展、進步空間,但無論功能再如何強大,卻不應因其具有藉由網路與電腦而不受空間及時間限制的特性,而成為讓人學習壓力上升的因素。

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

資訊計量學的第一次(10/27)

雖然以前上課時,或多或少可能都有提到資訊計量的東西,但老實說,還留在腦海中的已經不多,而且也十分片段、零散。這一次蔡老師的演講,算是第一次能一窺資訊計量學的全貌。

對於演講內容,我印象最深刻的要屬資訊計量方法在實際應用上的各種問題。雷讓(Rajan)曾定義資訊計量為:匯集各種資訊生產力的測量研究。在全球大學競爭激烈的今日,資訊計量的方式已成為各國評鑑大學優劣的重要指標,不過大部分人包括我在內,看的都是外面的熱鬧,時至今日才發現,原來資訊計量的方法仍有許多問題存在。一個面向的考慮,可能沒有辦法涵括到其他也要考慮的因素。同時,各國經費、各國政策、評鑑的定義、方式等的不同,都會造成資訊計量方式在設計上無法統合所有因素的困難。

另外,蔡老師也提到圖書資訊學科的組成。就像先前小蝶老師提過的,圖書資訊學這個領域似乎一直沒有一個中心的學科,圖書資訊學的組成都是其他各種不同的學科所組成的。一面來說,好像這門學科沒有什麼中心點,沒有什麼特定的目標;不過,另一面來講,這種隨時代需求而變動的特性、沒有固定技術或學科限制的特質,應該也讓圖書資訊學這個領域擁有一個廣泛的研究空間及高度彈性的應用、發展。

第五堂Dr.Jonathan的課(11/5)

由於看錯章節了,因此這一週的課還真的上的有點一頭霧水。好在還有中文課本,雖然翻譯翻得差強人意,但好歹還是抓回了一點Dr.Jonathan說的東西。

認知

這週上的是關於質化資料的分析,我最有印象的就屬編碼的部分,我想,這應該也是質化資料分析中最重要的環節。編碼(課本是翻成「登錄」),可以讓研究者把隱含於田野筆記、歷史資料...等資料中的資訊萃取出來,並根據所提煉出的概念,找出其中互相影響、連結等各種關係,因而發現新的資訊、理論、或產生新的概念、命題。編碼作為質化資料分析的重要方式,一般來說有三個步驟。首先是開放式編碼(Open coding),它是在研究者蒐集資料後所進行的第一次資訊搜尋,以找出重要的議題、關鍵事件、或主題等。第二則是主軸式編碼(Axial coding),作為開放式編碼的延續,主軸式編碼開始尋找在議題、事件中之初步的概念,並開始嘗試主題間的連結和壓縮出主題所呈現的概念。最後,則是選擇性編碼,在找出許多概念、連結後,研究者會聚焦於某主題上,因而挑選出跟所選定主題最相關的概念、連結來做為最終研究採用的編碼。

感受

以編碼來作為資料分析的方式並親身體驗,至今還是頭一遭,因此還滿新鮮的。雖然一開始很訝異於使用編碼的方式而能分析出新資訊的能力,因為這感覺就像是藉由一群關鍵字間連結關係的發現甚至是假設,便可以發掘出新的訊息一樣神奇。

行動

在圖書館中的實地觀察作業,是我們這堂課得到對質化資料分析練習的一個機會,我想,課堂上編碼的練習,對於後續質化資料的分析及進一步的認識是很有幫助的,雖然以後不一定會做質化方面的研究,但質化資料分析的方式,卻使我在分析資料方法上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第四堂Dr.Jonathan的課(10/29)

認知

今天的課程,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幾點:

1.進行實地研究,融入被研究場域的程度與研究所能探究的深度很有關係

2.實地研究強調,被觀察或研究的對象、事物、程序,必須是在沒有人為操弄、影響、創造的情形下自然的發生、表現出行為。

3.如果被研究之對象,知曉任何關於其被研究的資訊,則將可能影響其反應,因而無法獲知正確的結果。

4.文化─是一群當地人共同的想法及反應

另外,在這堂課前兩天,問了Dr.Jonathan一個問題:當人在解釋其所觀察之事物時,可以從因果的角度去切入,也可以從結構的角度去切入,以及詮釋的角度。那到底什麼是結構性解釋?在半聽半懂得狀況下,我想是這樣的,結構性解釋可以用社會階級來做個例子,可能在一家醫院中,我們觀察到有的病人一直有人前來關心問好,有的病人則沒有任何人的搭理。如果以因果性解釋來說,可能因為兩位病人脾氣一位好,另一位很差,因此一位讓人樂於親近,一位則避之唯恐不及;而以結構性來解釋的話,或許我們可以說,兩位病人被關心程度的不同,是因為兩位病人不一樣的社經地位。可能為人所關心的那一位是一家大公司的老闆,而另一位則是連生活費都靠政府救濟的獨居老人。當然,社經結構只是結構性的其中一種,Dr.Jonathan說,還有其他東西也具有結構性的特性。

一件事物,可以用不同的解釋面向來解釋,可以用因果,也可以同時使用結構或詮釋,也因此,同樣的事物可以因為不同的解釋面向而得出不一樣的結論。


行動

既然實地研究是需要親自涉入研究場域的,我們這週的作業便因而出現練習實地觀察、做筆記的任務。我們需要到圖書館,選擇一個時段,觀察人們在館內某個場域中的行為,照著時間的順序,寫下所觀察到的變化,並因而作出推論,以及根據前人的相關研究對其做出分析等等。


感受

在經過了四週的英式英語授課後,算是漸入佳境,比較適應英式的英語腔調,也較聽的懂Dr.Jonathan在講些什麼,雖然上起課來仍會因為極度的疲累而哈欠連連,不過總算是比之前好的多了。但要到不先看書,便能從只聽Dr.Jonatha的講課中領悟當天要上的課程內容之程度,仍然是一段漫漫長路。

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

第三堂Dr.Jonathan的課(10/22)

認知

今天老師上課的重點,我想應該莫過於命題與假設吧!雖然其他東西也很重要,不過命題與假設的討論仍然佔據了許多課堂的時間。以下是我的命題和假設:

命題

1.There has an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wanese aborigines believing in Shaman and helping taiwanese aborigines to resolve problems.

2.There has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judice and people’s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假設

1.It’s likely that taiwanese aborigines believing in Shaman will help taiwanese aborigines to resolve problems.

2.It’s very like prejudice will affect people’s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當然,我也不知道我的問題出在哪裡,我想未來還是要找時間給老師看看才是。

關於命題與假設,本來在Jonathan的授課中,我以為假設跟命題的差異就只在於他們一個有加「可能」,一個沒有加「可能」,不過,後來為了做作業而在網路上尋找關於命題與假設的中文資料時,發現其實有些東西是本來沒有想到的地方,像是把概念「操作化」、變成「可測量的」等等。在命題轉換成假設的過程中,需要把這些東西都應用進來,才能夠變成假設。


行動

老實說,在聽完Dr.Jonathan的課以及看完網路上的相關資料後,其實對於命題與假設的概念是越來越模糊了,除了知道關於概念操作化、可測量的特性等新訊息外,還多了一項,就是關於動詞的強度。到底在命題與假設中的動詞,是只能使用中性的連接動詞嗎?還是也可以使用強烈的正負向動詞?最後,只好去問Dr.Jonathan。當然,在大不分都聽不懂的情況下,我只好猜測他的意思,印象中比較重要的有兩點,一點必較確定的是,Jonathan後來同意,命題與假設間的所用到的概念,不必一定要完全一模一樣,只要能夠在邏輯上有階層性的從屬、包含關係,並且在假設的階段能夠發展為具有可操作化的特性,則此概念便是沒有問題的。(就像是Kurt那天在課堂上所提出來的命題與假設那樣)。另外一點則因為我真的不太確定Dr.Jonathan的意思,所以為了不要誤導大家,就不提了。


感受

在做命題與假設的作業中,查資料、問同學、問老師,雖然原本的概念一直被不斷的推翻,不過也同時增加了邁向正確答案的機會。其實,以實證的觀點來看的話,真相只有一個,所以如果我一直尋找答案,到最後我一定會找到真正的答案;但如果以詮釋的觀點來說的話,我卻可能找不的到所謂真正的─為大家所公認─的答案,因為每個人的答案都是就他而言最正確的。我想,不論是以哪種觀點來看,學問這件事情是擁有可以被人家不斷質疑之特性的,也因此,敢於質疑所謂「正解」的精神正是學問能夠不斷進步的源頭。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Inofrmation Policy(10/13)

今天印象較深刻的點

1.政策的制定需要關注不同的面向,像是要針對描述政策的文字內容清楚定義,以清楚反映所要表達的概念目標及達成指示的作用;同時,向下也要能帶動各項相關計畫、活動的產生;在水平面向上則要能與其他政策相容不牴觸。

2.政策的公布需要考慮接受政策的對象和傳遞的途徑,確保政策能發揮預期的效用。


其實關於資訊的查檢制度才是我最感興趣的部分。資訊的查檢政策,關聯的面向從政策的決定者、政策的內容、以及政策的目的等。從一面來說,為著人們可能因獲得某種特定資訊而發生潛在的風險,我們都需要有資訊查檢制度做我們的保護;但換個角度來看,人們對可能發生之風險的定義,卻會因自身不一樣的文化、社經地位、傳統等而有不同結論。根據不一樣的定義便會產生對風險不同的看法,對於因避免風險的發生而制定之查檢政策內容,相對來講也會不一樣。固此,資訊查檢政策的制定者,實為查檢政策的根本關鍵。在這日趨個人化、個性化的社會,雖然處在類似環境中的人可能仍存在著些許共同的價值觀,但實際上,人其實是變得越來越多元。因此如何找出制定出讓大眾心理安定並又能提供每個個人所需之資訊的政策,是很值得研究探討的。

2008年10月19日 星期日

第二堂Dr.Jonathan的課(10/15)

認知

今天的課程分成幾個部分,分別是兩個exercise(1.論文評分、2.摘要好壞探討)以及對第三章的講授。對於今天的課程內容,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幾點:

1.當我們在文章中說明一項理論的時候,需要把它放在情境(context)中,才能增進閱讀者對理論的了解。

2.文獻回顧的詳細與否與無關於文獻回顧的好壞,重點是在文獻回顧時,有沒有從所引用的文章中歸納出合適的重點,並以邏輯、有架構的方式,陳述於文獻回顧中。

3.社會理論可被視為是一個社會行為、現象、事實的簡化,使其能用來預測人們的行為。

4.命題與假設的差別:命題是關於兩個或多個概念概念間的關係之理論性陳述;而假設則是將還未被實際證據證明過的理論性命題描寫成可以經由實徵測試的型式之陳述。


行動

以前其實也學過於命題和假設的關係及差異,在今天聽完Dr.Jonathan講完後,本來以為我已經了解這兩者的意思了,但下課後再經過和同學的討論,才發現原來自己還是有模糊的地方。不過,越討論,就越清楚命題和假設的之間的差異(真理越辯越明?)。我想,學問,就是需要「問」與「學」兩者兼用,才會進步。


感受

其實我很喜歡研討課,就是那種大家可以一起針對某個議題討論的課程,就像Dr.Jonathan帶的一樣。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與不同的人一起探討事情,抒發己見,聽聽別人的觀點,而又有指導者在從旁歸納結論,整合觀點,帶起討論,其實是很不錯的一件事。

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第一堂Dr.Jonathan的課(10/8)

認知

在今天的課中,Dr.Jonathan跟我們提到了文獻回顧這個主題,主要是關於文獻回顧的目的、架構、種類、以及文獻的來源,同時也提及關於研究文獻的好壞評斷,包含其標題、摘要等的批評。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Dr.Jonathan在課堂上請我們即時為研究文章的標題、以及摘要做好壞的評比及評分。有趣的是,兩位老師對同樣的標題、摘要不一定有同樣的看法,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會有不同的評斷結果。


行動

上完這堂關於文獻回顧以及其好壞評斷的課,理所當然的,我們不能紙上談兵、光說不練,因此Dr.Jonathan便出了兩個小作業,當作我們的練習。我想,文獻回顧及研究文獻品質判斷的能力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磨鍊的,唯有多看文章,評比鑒察,才能更增進判別文章的能力。不過,就如兩位教授都是經過長久的薰陶,也不一定有同樣的見解,或許,不僅自我的培養,與他人的討論及溝通彼此的觀點,進而棄舊納新,也是我們更需要學習的科學態度。


感受

對英文聽力泰半不好的台灣學生來說,英語授課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尤其是聽英式英語,而不是我們較為熟悉的美式英語。雖然Dr.Jonathan的投影片,幾乎都看得懂,不過,整堂課下來,他講的話聽懂的卻是不到兩成,只能說英文能力現在就要好好拼啦!

2008年10月11日 星期六

圖資研究心得(10/8)

老師這次提到的主題,是關於知識管理在各個企業案例中不同的實作經驗以及問題解決過程。老實說是有點令我訝異,因為已過所學關於知識管理的知識,泰半來自於英文文獻,不過這次的演講,卻看到本身在美國發展的企業,在知識管理實作時所遭遇到的問題,竟然僅僅是一般檢索系統設計時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已經問世超過十年的後設資料格式─都柏林核心集,竟為全球大企業GE內部人員視為解決問題的良方。不過也由此可見,知識管理在今日以網路為資訊傳遞管道的社會中,如果沒有辦法滿足最基本的檢索問題,那要再進一步談知識的融會、創新、激發更進步的想法等都是癡人說夢。其實,知識管理所關心的知識的共同化、外化、結合、與內化,無非都是在講知識的流通與連結,因而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與程度,進而實現創新發生的可能。我覺得,圖資所學其實也就是這麼回事─藉由對各種事物、架構、體系的整理、組織,有全盤性的規劃,以幫助需要的人能找到所想找的、看到所要看的、降低在尋找東西時所帶來的各種負面壓力。順帶一提,今天同學問到大家一向關心之圖資人的未來,可能是因為尚未有實際工作經驗的關係吧,以前總是不太相信,不過這次在同學及老師回應後,的確是讓我再次看重我們現在所學的。老師提到,圖資人在看待事情時,具有一種全面性的眼光,是他人所沒有的,引此我們可以在各種領域中運用我們從圖資來的觀點;同學也說,圖資人因具有對資訊的敏感度,學東西也學得比別人快,不用怕比別人差。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No Blames on Users(10/1)

我覺得Mu教授研究的這個問題很有趣,如何解決使用者與資訊提供者之間對於相同語意卻不同用詞、文字架構甚至不同文字間的互通問題。Mu教授的做法是,在同樣語言的檢索中,利用不一樣的演算法─LSI(Latent Semantic Indexing)來獲取相關概念上較為接近的詞彙,以建立檢索相同語意詞彙的可能性。一篇文章在經由LSI的分析後,便會分析出整篇文章所包含的詞彙,並將各詞彙賦予一個在距陣上的位置,藉由分析詞彙在距陣上的距離,以得知詞彙的相關性。

如果這項技術未來能取得更大的進展,勢必會對人類的知識傳播再造成一波衝擊。只要藉由搜尋引擎,便可以把相關語意的資訊全都集結起來,打破語言的隔閡,絕對會促進新知識產出的速度。雖然,高度結構化的資料庫系統仍是現行作為資訊檢索的唯一途徑,但一旦有技術可以在結構化的系統上發展出語意的連結,便可以改變現有的檢索效能,突破詞彙與語言結構的框架。

2008年10月5日 星期日

社會科學研究法10/1

這週的課程內容,範圍從上週沒講完的二、四章,加上這週進度的六、七、八章共五章。老師在做完課程的鳥瞰後,用分組的方式,讓各組分別報告一個章節,並提出懂與不懂的問題。

第二章是關於社會研究的面向。在研究目的上,分為探索性、描述性和解釋性。如果從研究的使用這個角度來看的話,研究可分為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兩大類。其中,應用研究又可再細分為行動研究、影響研究和評估研究。而如果以研究的時間面向做分類的話,研究可分為橫斷性研究、縱貫性研究和個案研究三種,而橫斷性研究則可再分為三種:同樣本多次研究、時間序列研究和世代分析研究。最後,從在資料蒐集的技術上,也可以分出兩種社會研究的面向,他們分別是:量化資料及質化資料的蒐集。量化資料主要是從既有的資料中,藉由實驗、調查和內容分析等方式來做資料的蒐集。而質化資料則藉由實地的研究、歷史的比較,作為研究資料蒐集的方式。

第四章是方法論的意義,主要提到三種不同的取向,分別是實證主義的社會科學、詮釋取向的社會科學以及批判社會科學,另外還提到目前正在發展中的女性主義以及後現代主義。實證主義認為這個世界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世界,每一個人相對於這個世界都是互相為主體(互為主體性),在觀察世界時,大家觀察到的世界都是同一個世界,因此,如果採用一套精確的方式來探究一樣的事物時,必定可以得到同樣的結論,因為世界只有一個。而所謂精確的方式莫過於使用各種的測量,因為測量可以將結果數值化,數值化的東西,表示了一種客觀上的精確,他不會因人而異。因此實證主義認為,一個被觀察的事物要能夠被實驗、證明,才是真正的、客觀、惟一世界(就像柯南說的:真相永遠只有一個)。詮釋主義則認為,這個世界並不像實證主義者所認為的,具有一客觀存在的社會性力量,支配著每個人的行動和決定。詮釋主義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志(惟意志論),因此每個人都有能力決定自己的行為,而非被社會性力量所支配。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主體,而其所認識的世界,都是根據自計的主觀意識而產生的,因此這個世界其實是存在於每個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而非有一客觀存在的獨一世界,每個人所認識的世界都不一樣。所以,若要認識這個世界,就要研究人類的社會行為,研究者必須將社會行動者的理由和行動的社會脈絡納入考量,藉由瞭解每個人的決定,社會脈絡,才可以認識這個由每個人所主觀認知的世界。而批判主義者則認為,實證主義和詮釋主義觀點對這個世界的探究僅僅是表層的現象而已,其實,在表層的現象下,存在著真正影響世界運作的因素。批判主義者秉持著對本身的探討和批判就是研究的核心要務,因此批判主義者相信,藉由揭發和拆解日常事件,就可以穿透表層的假象,揭示物質世界的真正結構,並因此讓人們看清、真正認識這個世界的運作,而使其建構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第六章講到質化與量化的研究設計,提到質化及量化研究,須經由不同面向的檢核,以取得盡可能客觀與公正的研究結果。本章分別針對量化及質化的設計作探討,量化主要是關於變相及假設,因果關係、以及相關研究問題的雕琢;質化則著重在探究社會脈絡的重要,以及個案與過程的重視,並從中建立紮根理論以發展質化研究。

第七章是量化與質化測量,提到在測量的起頭,先要將已有的構念概念化,再從已形成的概念發展出可操作的具體項目(也就是所謂的操作化),最後,當經由已操作化的構念(概念)所調查而出的數字,對其進行分析和處裡,便完成測量的動作。此章也談及關於測量後,一項研究結果的信度與效度問題,及信度─研究結果的再製性高不高,是否每次都可經由同樣步驟而得到相同結果;效度─研究進行結果與真實社會狀況的符合程度,如研究結果不能反映真實社會狀況,則此測量效度便不高。最後本章亦談到指數─對某一主即進行數個可以作為數字測量知問題進行研究,進而得到關於某一主題之量化強度),以及量表─一套可供人在經由特別計算的方式後,可將結果與之對照而得知結果涵義的數值表格。

第八章提到量化與質化抽樣,抽樣分成非機率與機率抽樣,其中非機率抽樣又分許多種不同的方式,如隨意抽樣、限額抽樣、立意抽樣、雪球抽樣、異例抽樣、按序抽樣以及理論抽樣,機率抽樣則探討母體、元素、抽樣架構以及抽樣類型的相關問題。

2008年9月30日 星期二

My LIS pic













我畫的是一個人在玩電動(是Game Boy那種很久以前,而且要插卡的)

我把圖書資訊描繪成這個樣子是因為,我覺得圖資這個領域的知識,到目前為止,其實還比較沒有發展出奧秘性的知識,反而我覺得,圖書資訊是一種「精神」或說是「信念」。因為圖資人自古以來,其實都在幫助大家保存、取用知識及資訊,但因資訊科技的進步,因此用來為資訊加值的科技或方式也都一直在改變,所以,圖資人在每個時代所專注的學問(科技)也都不太相同。


我的圖的各部分意思如下

電動本身:圖資再提供服務時,所賴以提供的平台,不論是書本、海報、期刊、網頁等等,只要是能做為資訊所賴以傳遞的載具,便是在這個範圍裡,因此,對於相關資訊傳播媒介技術的掌握及其相關知識都要有充分的了解‧如:多媒體設計、資料庫、網站架設等等

電動的卡:玩過Game Boy的人都知道,要玩遊戲一定要有卡,沒有卡就沒有遊戲可玩,要玩不同的遊戲就要插不一樣的卡。我把卡當作圖資所要處理的各種資訊,當沒有插卡時(沒有任何資訊時),圖資的存在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根本就沒有資訊要保存或應用;當有插卡時(有資訊輸入時),玩家就可以從玩卡裡面的遊戲(所輸入的資訊便可以藉由圖資的精神及技術讓使用者得到適切的資訊)。插入不同的卡,代表輸入不同的資訊,表示不同的資訊類型都可以用圖資的精神及技術變得更適合人使用。相關的學科包含:各個不同專業學門的知識、使用者在找尋的各種資訊

玩電動的人:就是使用者啦!針對使用者所要學習的相關學科,廣義來說,一切跟影響使用者相關的學科都包含在內,如:色彩學、心理學、資訊架構學、人機介面設計...等等。

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社會科學研究法9/25

認知

這週的課程,提到關於研究的意義、重要性以及簡介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各個研究面向及其起源。在課堂中,老師介紹到科學與研究的初步認識。從一步步的引導新進研究者,認識研究為獲取較為客觀、公正的資訊的方式開始,讓人認識到在社會研究之外獲取資訊的許多選擇中,大部分的資訊不是那麼的正確,進而帶出社會研究的重要性。再來,告訴我們社會研究所立基其上的「科學」,是如何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發揮其作用,並提醒我們,在利用科學方法時所要注意的規範,及擁有一個科學研究的正確態度。最後簡述了在社會研究中,量化研究及質化研究的不同及其特點。

行動

其實從高中以來,就開始多多少少接觸到科學/社會研究這個主題。在高中時,做的是小論文,因此而認識了一篇研究報告的撰寫架構、問卷的設計及調查等。到了大學,雖然沒有在撰寫過類似的研究報告,但因著統計學、報告撰寫指導以及圖書資訊研究方法的課程,仍有繼續的接觸科學/社會研究這個主題。在未來的兩三年內,期望也能藉由「研究」的方式,親自體驗藉此獲取知識管道。

感受

對於這堂課,我印象最深莫過於老師對偽科學的看法。老師提到有時人因對未知事物的不了解,因而產生排斥或阻擋,像中古世紀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地球是圓或平的爭論一樣。偽科學或許可稱做未科學,因在未來的某一刻,或許今天我們所不了解的事物,到了那時會成為理所當然的知識的一部分。所以,不斷查證、研究的精神,應是成為一名研究者所要擁有的。

ps:上課筆記的free mind

2008年9月22日 星期一

圖資研究_心得一

聽完這次的課程之後,讓我對於圖書資訊學這門長久以來難以定義、模糊不清、常常讓人不知所學為何的學科有了更清楚的了解。經由老師的提問才發現,圖資跟一般的學科專業還真不一樣,沒有獨樹一格的理論知識,也沒有眾人所公認的偉大學者。不過,資訊超載、資訊爆炸,解決這些問題的強烈社會需求,讓圖資還是有發揮的空間。我想,圖資這個學問,一面來說,似乎讓人千頭萬緒卻摸不著頭緒,但反過來看,也可以說是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吧!

2008年9月17日 星期三

第一堂課(9/17)

研究方法的第一堂課,大學只教過我們一堂館藏發展課的美美老師請我們做了自我介紹,另外還問了我們,暑假都在做些什麼?看到同學們一個個講出豐富又充實的生活,著實讓我好好的反省了一下到底我做了什麼有意義的事嗎?

另外,老師也提到這學期將會有一位從英國來的教授要來教授我們五週的研究方法,重點是,全程使用英文上課。聽到老師的宣布,雖然感覺很新鮮,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上以英文教授的課程,但還真是讓我緊張不少。

後來在下課前,美美老師請大家寫下自己對研究方法的感覺、所知以及所學過的方法,老實說,當下還真是讓我汗顏不少,因為在快樂的渡過大學最後一個暑假後,腦袋中幾乎是什麼都想不到。看到同學們奮筆疾書的樣子,讓我著實好好告誡自己一番,要振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