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0日 星期四

調查研究(11/19)

認知

調查研究是社會科學研究中最為普遍使用的量化資料蒐集技術,主要藉由問卷和訪談來作為資料蒐集的工具,並以各種統計方法來分析所得的資料。我想,在調查研究中,就如老師所說,最重要的部分是關於變項的設計。變項提供了研究者所欲獲取之研究對象的資訊,因此變項的設計關係到所獲取之資訊的深度、廣度、準確度等等,可以說變項就是調查研究的核心。變項設計的完成度,直接關係到一份問卷或訪談大綱的完成度。而問卷的完成度,則影響到研究完成的進度。引述老師的話,當問卷設計出來時,研究大概就完成70%了。


行動

在調查研究中,我想理論及觀念上的了解是重要的,因為這是進行調查研究前的重要基礎;但實際在課堂上進行問卷或訪談大綱的設計,卻也能讓我們更為領會在變項設計上所需要處理、面對的各種問題及產生相關的思考。在課堂中,藉由當場進行一項問卷修改的活動,並觀摩、討論各組所提出的修正設計,便是幫助大家實際領略調查研究中相關問題的好方法。


感受

可能因為台灣比較小,而做研究的人又很多的關係,從小大家就不缺乏填寫各式各樣調查問卷的經驗。老實說,課中所說關於調查研究在設計變項時會碰到的問題,(像是題意不清、前後問題彼此造成影響、或是我們在填答時因為不耐煩所以亂填等等),在以前幫忙別人填寫問卷時,也多多少少發生過,因此當讀到調查研究這方面所遇到的問題時,心裡多少對調查研究在資料蒐集準確性方面有些負面評價;不過,一種方法本來就不是十全十美,調查研究雖有些難以控制的部分,但其對於蒐集龐大資料之研究仍是十分有影響力的。不僅如此,調查研究因其在在資料蒐集和分析上的速度較快,相對於質化資料蒐集及分析的困難度,這也是一種比較容易進行的研究。

2008年11月17日 星期一

資訊組織與知識組織(11/17)

資訊組織和知識組織,在大學時都有修過相關的課程,像是資訊組織、主題分析、和知識管理等等,然而,阮明淑老師的演講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點便是,關於資訊組織和知識組織之間的不同之處。

阮老師提到,資訊組織和知識組織其最大的不同是在於兩者所處理、組織的內容是不一樣的,資訊組織所處理、連結的對象為資訊載體的描述(如:書名、作者、出版社)、用來描述或分類資訊本身的後設資料(如:欄位)等等;而知識組織所關注的則為資訊物件本身所欲真正傳達之內容間的關聯、關係(如:書的內容之間的連結、一份文件的內容、語意上的關係)。

在資訊量早已超過人所能掌控的今日,人的資訊需求問題已經不是因為資訊太少而找不到資訊,反而是因為資訊爆炸而迷失於資訊的海洋中。資訊組織作為各個文件、資訊物件、多媒體物間之間建立關係的方式,我想,光是找到有同樣的標題、關鍵字的資訊物件的作法,可能已經沒有辦法滿足處身於充斥海量資訊而又必須快速尋得答案之現代人的需求;或許,以建立相關資訊物件內容之間直接聯繫之方式的知識組織,是解決現代人在有限時間內處理龐大資訊量的一種有效方式。

最後,阮老師跟我們額外聊到她的研究態度、做事方法以及一些工作經驗的分享。我覺得不論是她的演講或是經驗的分享,都讓人覺得獲益良多,

實驗研究(11/12)

認知

今天的課程中,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關於實驗架構的設計及探討。實驗研究的所包含的元素,不外乎自變項、依變項、實驗組、控制組、隨機分派、預試、及後測這七個項目。由這七個項目所構成的實驗設計便被稱為古典實驗設計;如果一項實驗設計在其設計架構中,對這七項元素做了不同於古典實驗設計的任何修改,便會被分類為實驗前設計、準實驗設計、或是特別設計。


行動

關於在開始上課前所做對於三篇文章內容中懂及不懂的小活動,我仍然覺得對課堂上的學習很有幫助,因為藉由帶著問題在課堂中尋找答案,加強了對課程內容的專注及吸收。另外,在下課前所做的實驗架構設計的課堂練習,對於思考整個實驗研究的各個元素間之關係及實驗架構的建立能加強對上課所學的印象


感受

在讀完實驗研究並上完這堂課後,倒是發現,其實在從小的生活中,為了求得所欲之事物的真相、答案,雖然那時並沒有讀過研究方法的書,但其實多多少少都已自己發展、或開始運用實驗研究設計的元素及方法,像是對於所欲觀察之事物的變化上,便會考慮到處與的設計可能會因替代性解釋的發生而讓我們盡力避免、或是會想到一項事物之變化結果的解釋可能會因沒有事先對其作觀測而造成解釋上的困難─也就是需要做前測。現在學到相關的概念及方法時,還真是有股似曾相識的感覺。

2008年11月15日 星期六

RFID與穩私權(11/10)

RFID技術作為資料傳載的工具早已不是新鮮事,但關於其應用的探討卻是與日俱增,不過目前在圖書館對於RFID的應用上,卻一直侷限於館藏的借還功能,而沒有辦法再作為進一步的分析工具,主因就是在於資訊隱私及倫理上的問題。

蘇小鳳老師這次的演講就是在探討這個部分,就如她所提及的一個例子:高速公路警察可不可以藉由資訊科技的輔助,得知一輛車通過兩收費站時個別的時間,藉以推出其行駛時間,進而估算出其時速並做為是否超速開罰的依據。其實像RFID這樣的資料傳輸工具,雖然能提供我們在給予別人個人資訊上僅需花費短暫時間的方便,但相對的,以短暫時間來傳輸大量的資訊,便要接受我們花在檢察資料是否同意給出之時間的縮短、甚至消失的代價。我想,以目前資訊倫理及隱私尚待解決的狀況,RFID在圖書館中牽涉到讀者資訊應用之部分應該是還不會有太長足的進步,故而,資訊倫理及隱私問題的解決,我認為將會是圖書館在應用RFID於讀者服務上是否往前的關鍵。若是科技或制度上能夠出現有效保護資訊倫理及隱私的機制,或許屆時RFID在圖書館牽涉到讀者相關資訊的任何服務,都將會對傳統許多圖書館服務的運作過程及結果產生極大的變化。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關於數位典藏支援數位學習(11/5)

這次陳志銘老師的演講,提及傳統教學和數位學習的比較,進而提出數位學習的好處,並論及數位典藏對數位學習的幫助。老師講的很詳細,不過,我很有興趣也很想問的是,數位典藏除了提供了數位學習一個良好、大量學習素材的來源外,到底在數位典藏的特性上而非所完成的工作上,有什麼部分是對數位學習很有幫助的?我想,其實這個問題也可以改成:究竟自認與數位典藏具有莫大關係之圖資背景的人,在數位學習這塊領域上,有什麼優勢是別人所沒有的?這個問題,是我很想知道答案的一個。另外,我印象最深刻的另一件事便是,數位學習在教學內容上,以能夠學得好的角度來說,主要仍與傳統內容無異,不過,它能夠做到傳統學習所無法提供的情境式學習,也許,將來有一天,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數位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藉由親身置身於虛擬情境中,讓情境成為幫助我們提升學習品質與成效的利器。最後,數位學習雖然有很大的發展、進步空間,但無論功能再如何強大,卻不應因其具有藉由網路與電腦而不受空間及時間限制的特性,而成為讓人學習壓力上升的因素。

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

資訊計量學的第一次(10/27)

雖然以前上課時,或多或少可能都有提到資訊計量的東西,但老實說,還留在腦海中的已經不多,而且也十分片段、零散。這一次蔡老師的演講,算是第一次能一窺資訊計量學的全貌。

對於演講內容,我印象最深刻的要屬資訊計量方法在實際應用上的各種問題。雷讓(Rajan)曾定義資訊計量為:匯集各種資訊生產力的測量研究。在全球大學競爭激烈的今日,資訊計量的方式已成為各國評鑑大學優劣的重要指標,不過大部分人包括我在內,看的都是外面的熱鬧,時至今日才發現,原來資訊計量的方法仍有許多問題存在。一個面向的考慮,可能沒有辦法涵括到其他也要考慮的因素。同時,各國經費、各國政策、評鑑的定義、方式等的不同,都會造成資訊計量方式在設計上無法統合所有因素的困難。

另外,蔡老師也提到圖書資訊學科的組成。就像先前小蝶老師提過的,圖書資訊學這個領域似乎一直沒有一個中心的學科,圖書資訊學的組成都是其他各種不同的學科所組成的。一面來說,好像這門學科沒有什麼中心點,沒有什麼特定的目標;不過,另一面來講,這種隨時代需求而變動的特性、沒有固定技術或學科限制的特質,應該也讓圖書資訊學這個領域擁有一個廣泛的研究空間及高度彈性的應用、發展。

第五堂Dr.Jonathan的課(11/5)

由於看錯章節了,因此這一週的課還真的上的有點一頭霧水。好在還有中文課本,雖然翻譯翻得差強人意,但好歹還是抓回了一點Dr.Jonathan說的東西。

認知

這週上的是關於質化資料的分析,我最有印象的就屬編碼的部分,我想,這應該也是質化資料分析中最重要的環節。編碼(課本是翻成「登錄」),可以讓研究者把隱含於田野筆記、歷史資料...等資料中的資訊萃取出來,並根據所提煉出的概念,找出其中互相影響、連結等各種關係,因而發現新的資訊、理論、或產生新的概念、命題。編碼作為質化資料分析的重要方式,一般來說有三個步驟。首先是開放式編碼(Open coding),它是在研究者蒐集資料後所進行的第一次資訊搜尋,以找出重要的議題、關鍵事件、或主題等。第二則是主軸式編碼(Axial coding),作為開放式編碼的延續,主軸式編碼開始尋找在議題、事件中之初步的概念,並開始嘗試主題間的連結和壓縮出主題所呈現的概念。最後,則是選擇性編碼,在找出許多概念、連結後,研究者會聚焦於某主題上,因而挑選出跟所選定主題最相關的概念、連結來做為最終研究採用的編碼。

感受

以編碼來作為資料分析的方式並親身體驗,至今還是頭一遭,因此還滿新鮮的。雖然一開始很訝異於使用編碼的方式而能分析出新資訊的能力,因為這感覺就像是藉由一群關鍵字間連結關係的發現甚至是假設,便可以發掘出新的訊息一樣神奇。

行動

在圖書館中的實地觀察作業,是我們這堂課得到對質化資料分析練習的一個機會,我想,課堂上編碼的練習,對於後續質化資料的分析及進一步的認識是很有幫助的,雖然以後不一定會做質化方面的研究,但質化資料分析的方式,卻使我在分析資料方法上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第四堂Dr.Jonathan的課(10/29)

認知

今天的課程,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幾點:

1.進行實地研究,融入被研究場域的程度與研究所能探究的深度很有關係

2.實地研究強調,被觀察或研究的對象、事物、程序,必須是在沒有人為操弄、影響、創造的情形下自然的發生、表現出行為。

3.如果被研究之對象,知曉任何關於其被研究的資訊,則將可能影響其反應,因而無法獲知正確的結果。

4.文化─是一群當地人共同的想法及反應

另外,在這堂課前兩天,問了Dr.Jonathan一個問題:當人在解釋其所觀察之事物時,可以從因果的角度去切入,也可以從結構的角度去切入,以及詮釋的角度。那到底什麼是結構性解釋?在半聽半懂得狀況下,我想是這樣的,結構性解釋可以用社會階級來做個例子,可能在一家醫院中,我們觀察到有的病人一直有人前來關心問好,有的病人則沒有任何人的搭理。如果以因果性解釋來說,可能因為兩位病人脾氣一位好,另一位很差,因此一位讓人樂於親近,一位則避之唯恐不及;而以結構性來解釋的話,或許我們可以說,兩位病人被關心程度的不同,是因為兩位病人不一樣的社經地位。可能為人所關心的那一位是一家大公司的老闆,而另一位則是連生活費都靠政府救濟的獨居老人。當然,社經結構只是結構性的其中一種,Dr.Jonathan說,還有其他東西也具有結構性的特性。

一件事物,可以用不同的解釋面向來解釋,可以用因果,也可以同時使用結構或詮釋,也因此,同樣的事物可以因為不同的解釋面向而得出不一樣的結論。


行動

既然實地研究是需要親自涉入研究場域的,我們這週的作業便因而出現練習實地觀察、做筆記的任務。我們需要到圖書館,選擇一個時段,觀察人們在館內某個場域中的行為,照著時間的順序,寫下所觀察到的變化,並因而作出推論,以及根據前人的相關研究對其做出分析等等。


感受

在經過了四週的英式英語授課後,算是漸入佳境,比較適應英式的英語腔調,也較聽的懂Dr.Jonathan在講些什麼,雖然上起課來仍會因為極度的疲累而哈欠連連,不過總算是比之前好的多了。但要到不先看書,便能從只聽Dr.Jonatha的講課中領悟當天要上的課程內容之程度,仍然是一段漫漫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