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
今天老師上課的重點,我想應該莫過於命題與假設吧!雖然其他東西也很重要,不過命題與假設的討論仍然佔據了許多課堂的時間。以下是我的命題和假設:
命題
1.There has an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wanese aborigines believing in Shaman and helping taiwanese aborigines to resolve problems.
2.There has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judice and people’s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假設
1.It’s likely that taiwanese aborigines believing in Shaman will help taiwanese aborigines to resolve problems.
2.It’s very like prejudice will affect people’s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當然,我也不知道我的問題出在哪裡,我想未來還是要找時間給老師看看才是。
關於命題與假設,本來在Jonathan的授課中,我以為假設跟命題的差異就只在於他們一個有加「可能」,一個沒有加「可能」,不過,後來為了做作業而在網路上尋找關於命題與假設的中文資料時,發現其實有些東西是本來沒有想到的地方,像是把概念「操作化」、變成「可測量的」等等。在命題轉換成假設的過程中,需要把這些東西都應用進來,才能夠變成假設。
行動
老實說,在聽完Dr.Jonathan的課以及看完網路上的相關資料後,其實對於命題與假設的概念是越來越模糊了,除了知道關於概念操作化、可測量的特性等新訊息外,還多了一項,就是關於動詞的強度。到底在命題與假設中的動詞,是只能使用中性的連接動詞嗎?還是也可以使用強烈的正負向動詞?最後,只好去問Dr.Jonathan。當然,在大不分都聽不懂的情況下,我只好猜測他的意思,印象中比較重要的有兩點,一點必較確定的是,Jonathan後來同意,命題與假設間的所用到的概念,不必一定要完全一模一樣,只要能夠在邏輯上有階層性的從屬、包含關係,並且在假設的階段能夠發展為具有可操作化的特性,則此概念便是沒有問題的。(就像是Kurt那天在課堂上所提出來的命題與假設那樣)。另外一點則因為我真的不太確定Dr.Jonathan的意思,所以為了不要誤導大家,就不提了。
感受
在做命題與假設的作業中,查資料、問同學、問老師,雖然原本的概念一直被不斷的推翻,不過也同時增加了邁向正確答案的機會。其實,以實證的觀點來看的話,真相只有一個,所以如果我一直尋找答案,到最後我一定會找到真正的答案;但如果以詮釋的觀點來說的話,我卻可能找不的到所謂真正的─為大家所公認─的答案,因為每個人的答案都是就他而言最正確的。我想,不論是以哪種觀點來看,學問這件事情是擁有可以被人家不斷質疑之特性的,也因此,敢於質疑所謂「正解」的精神正是學問能夠不斷進步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