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

第三堂Dr.Jonathan的課(10/22)

認知

今天老師上課的重點,我想應該莫過於命題與假設吧!雖然其他東西也很重要,不過命題與假設的討論仍然佔據了許多課堂的時間。以下是我的命題和假設:

命題

1.There has an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wanese aborigines believing in Shaman and helping taiwanese aborigines to resolve problems.

2.There has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judice and people’s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假設

1.It’s likely that taiwanese aborigines believing in Shaman will help taiwanese aborigines to resolve problems.

2.It’s very like prejudice will affect people’s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當然,我也不知道我的問題出在哪裡,我想未來還是要找時間給老師看看才是。

關於命題與假設,本來在Jonathan的授課中,我以為假設跟命題的差異就只在於他們一個有加「可能」,一個沒有加「可能」,不過,後來為了做作業而在網路上尋找關於命題與假設的中文資料時,發現其實有些東西是本來沒有想到的地方,像是把概念「操作化」、變成「可測量的」等等。在命題轉換成假設的過程中,需要把這些東西都應用進來,才能夠變成假設。


行動

老實說,在聽完Dr.Jonathan的課以及看完網路上的相關資料後,其實對於命題與假設的概念是越來越模糊了,除了知道關於概念操作化、可測量的特性等新訊息外,還多了一項,就是關於動詞的強度。到底在命題與假設中的動詞,是只能使用中性的連接動詞嗎?還是也可以使用強烈的正負向動詞?最後,只好去問Dr.Jonathan。當然,在大不分都聽不懂的情況下,我只好猜測他的意思,印象中比較重要的有兩點,一點必較確定的是,Jonathan後來同意,命題與假設間的所用到的概念,不必一定要完全一模一樣,只要能夠在邏輯上有階層性的從屬、包含關係,並且在假設的階段能夠發展為具有可操作化的特性,則此概念便是沒有問題的。(就像是Kurt那天在課堂上所提出來的命題與假設那樣)。另外一點則因為我真的不太確定Dr.Jonathan的意思,所以為了不要誤導大家,就不提了。


感受

在做命題與假設的作業中,查資料、問同學、問老師,雖然原本的概念一直被不斷的推翻,不過也同時增加了邁向正確答案的機會。其實,以實證的觀點來看的話,真相只有一個,所以如果我一直尋找答案,到最後我一定會找到真正的答案;但如果以詮釋的觀點來說的話,我卻可能找不的到所謂真正的─為大家所公認─的答案,因為每個人的答案都是就他而言最正確的。我想,不論是以哪種觀點來看,學問這件事情是擁有可以被人家不斷質疑之特性的,也因此,敢於質疑所謂「正解」的精神正是學問能夠不斷進步的源頭。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Inofrmation Policy(10/13)

今天印象較深刻的點

1.政策的制定需要關注不同的面向,像是要針對描述政策的文字內容清楚定義,以清楚反映所要表達的概念目標及達成指示的作用;同時,向下也要能帶動各項相關計畫、活動的產生;在水平面向上則要能與其他政策相容不牴觸。

2.政策的公布需要考慮接受政策的對象和傳遞的途徑,確保政策能發揮預期的效用。


其實關於資訊的查檢制度才是我最感興趣的部分。資訊的查檢政策,關聯的面向從政策的決定者、政策的內容、以及政策的目的等。從一面來說,為著人們可能因獲得某種特定資訊而發生潛在的風險,我們都需要有資訊查檢制度做我們的保護;但換個角度來看,人們對可能發生之風險的定義,卻會因自身不一樣的文化、社經地位、傳統等而有不同結論。根據不一樣的定義便會產生對風險不同的看法,對於因避免風險的發生而制定之查檢政策內容,相對來講也會不一樣。固此,資訊查檢政策的制定者,實為查檢政策的根本關鍵。在這日趨個人化、個性化的社會,雖然處在類似環境中的人可能仍存在著些許共同的價值觀,但實際上,人其實是變得越來越多元。因此如何找出制定出讓大眾心理安定並又能提供每個個人所需之資訊的政策,是很值得研究探討的。

2008年10月19日 星期日

第二堂Dr.Jonathan的課(10/15)

認知

今天的課程分成幾個部分,分別是兩個exercise(1.論文評分、2.摘要好壞探討)以及對第三章的講授。對於今天的課程內容,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幾點:

1.當我們在文章中說明一項理論的時候,需要把它放在情境(context)中,才能增進閱讀者對理論的了解。

2.文獻回顧的詳細與否與無關於文獻回顧的好壞,重點是在文獻回顧時,有沒有從所引用的文章中歸納出合適的重點,並以邏輯、有架構的方式,陳述於文獻回顧中。

3.社會理論可被視為是一個社會行為、現象、事實的簡化,使其能用來預測人們的行為。

4.命題與假設的差別:命題是關於兩個或多個概念概念間的關係之理論性陳述;而假設則是將還未被實際證據證明過的理論性命題描寫成可以經由實徵測試的型式之陳述。


行動

以前其實也學過於命題和假設的關係及差異,在今天聽完Dr.Jonathan講完後,本來以為我已經了解這兩者的意思了,但下課後再經過和同學的討論,才發現原來自己還是有模糊的地方。不過,越討論,就越清楚命題和假設的之間的差異(真理越辯越明?)。我想,學問,就是需要「問」與「學」兩者兼用,才會進步。


感受

其實我很喜歡研討課,就是那種大家可以一起針對某個議題討論的課程,就像Dr.Jonathan帶的一樣。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與不同的人一起探討事情,抒發己見,聽聽別人的觀點,而又有指導者在從旁歸納結論,整合觀點,帶起討論,其實是很不錯的一件事。

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第一堂Dr.Jonathan的課(10/8)

認知

在今天的課中,Dr.Jonathan跟我們提到了文獻回顧這個主題,主要是關於文獻回顧的目的、架構、種類、以及文獻的來源,同時也提及關於研究文獻的好壞評斷,包含其標題、摘要等的批評。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Dr.Jonathan在課堂上請我們即時為研究文章的標題、以及摘要做好壞的評比及評分。有趣的是,兩位老師對同樣的標題、摘要不一定有同樣的看法,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會有不同的評斷結果。


行動

上完這堂關於文獻回顧以及其好壞評斷的課,理所當然的,我們不能紙上談兵、光說不練,因此Dr.Jonathan便出了兩個小作業,當作我們的練習。我想,文獻回顧及研究文獻品質判斷的能力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磨鍊的,唯有多看文章,評比鑒察,才能更增進判別文章的能力。不過,就如兩位教授都是經過長久的薰陶,也不一定有同樣的見解,或許,不僅自我的培養,與他人的討論及溝通彼此的觀點,進而棄舊納新,也是我們更需要學習的科學態度。


感受

對英文聽力泰半不好的台灣學生來說,英語授課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尤其是聽英式英語,而不是我們較為熟悉的美式英語。雖然Dr.Jonathan的投影片,幾乎都看得懂,不過,整堂課下來,他講的話聽懂的卻是不到兩成,只能說英文能力現在就要好好拼啦!

2008年10月11日 星期六

圖資研究心得(10/8)

老師這次提到的主題,是關於知識管理在各個企業案例中不同的實作經驗以及問題解決過程。老實說是有點令我訝異,因為已過所學關於知識管理的知識,泰半來自於英文文獻,不過這次的演講,卻看到本身在美國發展的企業,在知識管理實作時所遭遇到的問題,竟然僅僅是一般檢索系統設計時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已經問世超過十年的後設資料格式─都柏林核心集,竟為全球大企業GE內部人員視為解決問題的良方。不過也由此可見,知識管理在今日以網路為資訊傳遞管道的社會中,如果沒有辦法滿足最基本的檢索問題,那要再進一步談知識的融會、創新、激發更進步的想法等都是癡人說夢。其實,知識管理所關心的知識的共同化、外化、結合、與內化,無非都是在講知識的流通與連結,因而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與程度,進而實現創新發生的可能。我覺得,圖資所學其實也就是這麼回事─藉由對各種事物、架構、體系的整理、組織,有全盤性的規劃,以幫助需要的人能找到所想找的、看到所要看的、降低在尋找東西時所帶來的各種負面壓力。順帶一提,今天同學問到大家一向關心之圖資人的未來,可能是因為尚未有實際工作經驗的關係吧,以前總是不太相信,不過這次在同學及老師回應後,的確是讓我再次看重我們現在所學的。老師提到,圖資人在看待事情時,具有一種全面性的眼光,是他人所沒有的,引此我們可以在各種領域中運用我們從圖資來的觀點;同學也說,圖資人因具有對資訊的敏感度,學東西也學得比別人快,不用怕比別人差。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No Blames on Users(10/1)

我覺得Mu教授研究的這個問題很有趣,如何解決使用者與資訊提供者之間對於相同語意卻不同用詞、文字架構甚至不同文字間的互通問題。Mu教授的做法是,在同樣語言的檢索中,利用不一樣的演算法─LSI(Latent Semantic Indexing)來獲取相關概念上較為接近的詞彙,以建立檢索相同語意詞彙的可能性。一篇文章在經由LSI的分析後,便會分析出整篇文章所包含的詞彙,並將各詞彙賦予一個在距陣上的位置,藉由分析詞彙在距陣上的距離,以得知詞彙的相關性。

如果這項技術未來能取得更大的進展,勢必會對人類的知識傳播再造成一波衝擊。只要藉由搜尋引擎,便可以把相關語意的資訊全都集結起來,打破語言的隔閡,絕對會促進新知識產出的速度。雖然,高度結構化的資料庫系統仍是現行作為資訊檢索的唯一途徑,但一旦有技術可以在結構化的系統上發展出語意的連結,便可以改變現有的檢索效能,突破詞彙與語言結構的框架。

2008年10月5日 星期日

社會科學研究法10/1

這週的課程內容,範圍從上週沒講完的二、四章,加上這週進度的六、七、八章共五章。老師在做完課程的鳥瞰後,用分組的方式,讓各組分別報告一個章節,並提出懂與不懂的問題。

第二章是關於社會研究的面向。在研究目的上,分為探索性、描述性和解釋性。如果從研究的使用這個角度來看的話,研究可分為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兩大類。其中,應用研究又可再細分為行動研究、影響研究和評估研究。而如果以研究的時間面向做分類的話,研究可分為橫斷性研究、縱貫性研究和個案研究三種,而橫斷性研究則可再分為三種:同樣本多次研究、時間序列研究和世代分析研究。最後,從在資料蒐集的技術上,也可以分出兩種社會研究的面向,他們分別是:量化資料及質化資料的蒐集。量化資料主要是從既有的資料中,藉由實驗、調查和內容分析等方式來做資料的蒐集。而質化資料則藉由實地的研究、歷史的比較,作為研究資料蒐集的方式。

第四章是方法論的意義,主要提到三種不同的取向,分別是實證主義的社會科學、詮釋取向的社會科學以及批判社會科學,另外還提到目前正在發展中的女性主義以及後現代主義。實證主義認為這個世界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世界,每一個人相對於這個世界都是互相為主體(互為主體性),在觀察世界時,大家觀察到的世界都是同一個世界,因此,如果採用一套精確的方式來探究一樣的事物時,必定可以得到同樣的結論,因為世界只有一個。而所謂精確的方式莫過於使用各種的測量,因為測量可以將結果數值化,數值化的東西,表示了一種客觀上的精確,他不會因人而異。因此實證主義認為,一個被觀察的事物要能夠被實驗、證明,才是真正的、客觀、惟一世界(就像柯南說的:真相永遠只有一個)。詮釋主義則認為,這個世界並不像實證主義者所認為的,具有一客觀存在的社會性力量,支配著每個人的行動和決定。詮釋主義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志(惟意志論),因此每個人都有能力決定自己的行為,而非被社會性力量所支配。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主體,而其所認識的世界,都是根據自計的主觀意識而產生的,因此這個世界其實是存在於每個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而非有一客觀存在的獨一世界,每個人所認識的世界都不一樣。所以,若要認識這個世界,就要研究人類的社會行為,研究者必須將社會行動者的理由和行動的社會脈絡納入考量,藉由瞭解每個人的決定,社會脈絡,才可以認識這個由每個人所主觀認知的世界。而批判主義者則認為,實證主義和詮釋主義觀點對這個世界的探究僅僅是表層的現象而已,其實,在表層的現象下,存在著真正影響世界運作的因素。批判主義者秉持著對本身的探討和批判就是研究的核心要務,因此批判主義者相信,藉由揭發和拆解日常事件,就可以穿透表層的假象,揭示物質世界的真正結構,並因此讓人們看清、真正認識這個世界的運作,而使其建構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第六章講到質化與量化的研究設計,提到質化及量化研究,須經由不同面向的檢核,以取得盡可能客觀與公正的研究結果。本章分別針對量化及質化的設計作探討,量化主要是關於變相及假設,因果關係、以及相關研究問題的雕琢;質化則著重在探究社會脈絡的重要,以及個案與過程的重視,並從中建立紮根理論以發展質化研究。

第七章是量化與質化測量,提到在測量的起頭,先要將已有的構念概念化,再從已形成的概念發展出可操作的具體項目(也就是所謂的操作化),最後,當經由已操作化的構念(概念)所調查而出的數字,對其進行分析和處裡,便完成測量的動作。此章也談及關於測量後,一項研究結果的信度與效度問題,及信度─研究結果的再製性高不高,是否每次都可經由同樣步驟而得到相同結果;效度─研究進行結果與真實社會狀況的符合程度,如研究結果不能反映真實社會狀況,則此測量效度便不高。最後本章亦談到指數─對某一主即進行數個可以作為數字測量知問題進行研究,進而得到關於某一主題之量化強度),以及量表─一套可供人在經由特別計算的方式後,可將結果與之對照而得知結果涵義的數值表格。

第八章提到量化與質化抽樣,抽樣分成非機率與機率抽樣,其中非機率抽樣又分許多種不同的方式,如隨意抽樣、限額抽樣、立意抽樣、雪球抽樣、異例抽樣、按序抽樣以及理論抽樣,機率抽樣則探討母體、元素、抽樣架構以及抽樣類型的相關問題。